每年農歷五月初三,在廣東佛山順德區,珠三角地區的龍舟都會自發聚集到龍眼村太尉廟進行“點睛”,這也是“全國龍舟之鄉”順德在端午期間最隆重的民俗盛事之一。

6月20日,在“水韻勒流 龍騰灣區”2023勒流街道龍舟文化月之“龍眼點睛”習俗活動現場,一幅長達3米的國潮長卷《順峰游龍圖》重磅首發。其中,長卷“C位”便是獨具順德特色的“龍眼點睛”,成為了全場關注的焦點。

《順峰游龍圖》活動現場重磅發布(順德區委宣傳部供圖)

據悉,該幅長卷由佛山本土青年畫家陳志杰歷時一個多月創作,以端午節賽龍舟為行進視角串聯畫卷:“劃”過春夏秋冬,在兩岸呈現順德各鎮街不同時節的非遺節慶活動,以及隱藏在細節中的非遺技藝,體現出順德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。

順德區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張紅兵在活動現場表示:“希望以‘國潮’元素為表達載體,以時代精神激活順德文化底蘊,全面提升順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力、影響力和輻射力!”

國潮長卷《順峰游龍圖》全景

四季民俗 用心傳承

作為“全國龍舟之鄉”,順德的龍舟競渡自古有名,分“游龍”和“賽龍”兩種:“游龍”龍舟體積較大,裝飾美觀,重在游弋,旗鼓助興并展示服飾;“賽龍”龍舟體積較小,從三橈至十五橈不等,重在競渡爭先。

“游龍”(上)和“賽龍”(下)場景

為展現順德龍舟競渡的壯美場景,長卷采用魚眼攝影的構圖手法,讓畫面更加開闊大氣。

同時,長卷根據龍舟競賽的整個過程,從龍舟的制作技藝、雕刻技藝,再到起龍、龍眼點睛、龍舟競賽,以及龍船飯,最后將視覺中心集中到樂從龍舟隊,形成畫面的高潮點。

長卷采用魚眼攝影的構圖手法

目前,順德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67項,其中國家級4項、省級10項、市級12項、區級41項。

除了龍舟相關活動,國潮長卷《順峰游龍圖》還以時間為軸,串聯起十個鎮街的民俗活動,包括春天的人龍舞、八音鑼鼓、觀音開庫,秋天的燒奔塔、關帝侯王出游、水上婚禮和三字經,冬天的陳村花會等。

燒奔塔(左)和關帝侯王出游(右)

水上婚禮

其中,八音鑼鼓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適用于任何節日,在長卷中的不同場景出現了兩支隊伍,一隊年長的師傅在前,一隊年輕的小伙在后,寓意傳統文化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傳承。

橋上為年長師傅組成的八音鑼鼓隊伍,人龍舞后面為年輕的隊伍

水鄉文化 別有洞天

為了更貼切順德的水鄉文化,長卷在用色上整體以石青、石綠色為主,與榕樹、柳樹倒映在水中的綠色相呼應,同時加入中國畫里酞青藍協調冷暖色,讓畫面整體均衡協調。

據陳志杰介紹,中國畫講究“可居、可行、可游”,即所有的路都是通暢的,但是在表達上要含蓄。考慮到這一點,他借用前后遮擋的關系,用橋和水串聯起非遺節慶元素,讓畫面具有連續性且更有詩意。

起龍場景(左圖)隱藏在順德北滘的和園后面,雙皮奶藏于街巷之中(右圖)

“每個街道的建筑物后面,可能會有更多的民俗活動,需要我們到達順德去一探,所以做了一個小設計,把房子挪開之后,別有洞天。”

值得關注的是,長卷中還隱藏了不少傳統非遺技藝,比如藏在建筑里的順德廣繡、大良魚燈制作,藏在云霧中的香云紗染整技藝,藏在龍船飯中的均安蒸豬燒豬、雙皮奶,需要觀眾仔細尋找挖掘。

左圖為藏在和園建筑中的龍舟制作和龍舟雕刻技藝,右圖為藏在觀龍樓中的順德廣繡和大良魚燈制作技藝

藏在龍船飯中的均安蒸豬燒豬和雙皮奶
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白天的場景,陳志杰還創作了一幅夜間版《順峰游龍圖》,重點展現具有夜晚特色的容桂夜龍巡游和杏壇燒奔塔。

夜晚版《順峰游龍圖》

“希望通過夜晚華麗熱鬧的場景,讓觀眾感受跟白天不一樣的龍舟氛圍,去探索順德水鄉文化的另一種魅力。”陳志杰說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“尋味順德之美”

順德國潮文創傳播作品面向全球征集

從今年3月起,中共佛山市順德區委宣傳部、佛山市順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共同啟動“尋味順德之美——首屆順德國潮文創作品征集活動”,現正面向全球征集海報、插畫、長圖、條漫等各類文創設計作品。

該活動旨在以“國潮”元素為創新表達,以時代精神激活順德文化底蘊,全面提升順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力、影響力和輻射力。

投稿者可從水鄉生態、人文底蘊、產業發展等不同維度“尋味順德之美”。經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,入圍者將有機會獲得萬元獎金,期待你的參與。

活動報名方式:

1、用瀏覽器打開網址https://ishijue.com/match/xunweishunde,進入征集平臺上傳作品

2、發送至活動官方郵箱:sdgc2023@126.com。郵箱投稿時標題需標注:作品名稱+作者+聯系方式,并附上300字以內的設計說明。

編輯:官文清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